![]() |
检测方法 | uv |
提取来源 | 桃仁 |
外观 | 粉末 |
包装规格 | 25*1 |
规格 | 5:1 |
保质期 | 730天 |
包装 | 25*1 |
主要成分 | 桃仁 |
含量 | 1-10% |
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孕妇忌服。①《医学入门》:“血燥虚者慎之。”②《本草经疏》:“凡*不通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瘀滞;产后*由于*,而不由于留血结块;*由于津液不足,而不由于血燥秘结,法并忌之。”
《纲目》:“香附为之使。”
除去硬壳杂质,置沸水锅中煮至外皮微皱,捞出,浸入凉水中,搓去种皮,晒干,簸净。
①桃全国各地普遍栽培。②山桃分布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药材主产四川、云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地。
干燥种子呈扁平长卵形,长 1~1.6厘米,宽O.8~1厘米,外表红棕色或黄棕色,有纵皱。先端尖,中间膨大,基部钝圆而扁斜,自底部散出多数脉纹,脐点位于上部边缘上,深褐色,棱线状微突起。种皮菲薄,质脆;种仁乳白色,富含油脂,2子叶之结合面有空隙。气微弱,味微苦。以颗粒均匀、饱满、整齐、不破碎者为佳。
①桃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棕黄色。顶面观类圆形、圆多角形、类方形或长圆形,大小悬殊,纹孔较细密;侧面观大多呈贝壳形、盔帽形或弓形,一般径向54~153μm,底部宽(18~)34~180μm,突出于表皮层的部分呈拱形,壁厚约34μm,层纹细密无沟,底部壁厚约12μm,孔沟及纹孔较密。另有纺锤形石细胞,宽约至230μm。②山桃 种皮石细胞淡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顶面观类圆形、类六角形、长多角莆、类方形或类斜方形,有的一端锐尖,壁厚薄相间,角隅外物厚,层纹明显而无孔沟,壁薄处孔沟明显,纹孔较小;侧面观贝壳形、矩圆形、椭圆形或长条形,一般径向81~198(~ 279)μm,底部宽27~128(~198)μm,突出于表皮层的拱形部分较高,壁厚约34μm,层纹细密,底部壁薄不匀,较薄厚约5μm,层纹少见,孔沟较密,较厚处厚约至17μm。偶见石细胞延伸呈非腺毛状,长至234μm,直径23~42μm,壁厚5~10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