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广泛 |
主要功效 | 广泛 |
检测方法 | 第三方检测 |
原料与配料 | 甜杏仁 |
提取来源 | 甜杏仁 |
外观 | 粉末 |
包装规格 | 25*1 |
规格 | 5:1 |
保质期 | 730天 |
包装 | 25*1 |
主要成分 | 甜杏仁 |
含量 | 10-98% |
甜杏仁(《本草从新》)
【药材】干燥种子,呈扁*形,长1.6~2.1厘米,宽1.2~1.6厘米,顶端尖,基部圆,左右对称,种脊明显,种皮较苦杏仁为厚,淡黄棕色,自合点处分散出许多深棕色脉纹,形成纵向凹纹。断面白色。子叶接合面常见空隙。气微,味微甜。以颗粒均匀而大、饱满肥厚、不发油者为佳。
该品在江苏、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有时作巴旦杏仁使用。
【炮制】拣净杂质,置沸水中略煮,俟皮微皱起捞出,浸入凉水中,脱去种皮,晒干簸净。
【性味】①《本萆便读》:"味甘,性平。"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肺、大肠二经。"
【功用*】*,。治虚劳*,*。偏于滋润,治肺虚肺燥的*。
①《现代实用中药》:"有滋润性,内服具轻泻作用,并有滋补之效。外用常用于表皮剥脱时作敷料,呈*。"
②《四川中药志》:"能*宽胃,*。治虚劳**,心腹逆闷,尤以治干性、虚性之*最宜。"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剂。外用:捣敷。
【名家论述】《本草便读》:"甜杏仁,可供果食,*(与杏仁)亦皆相仿。用于虚劳*方中,无苦劣之性耳。"
甜杏仁呈扁心形,长16~21mm,宽12~16mm厚5~8mm。顶端尖从部圆,左右对称,一侧有短线形种脐,种脊明显,自合点处向上发散多数深棕色脉纹。种皮棕黄色,断面白色,子叶2枚。气微味微舌压,甜杏仁中部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散有长圆形、卵圆形、偶有贝壳形及顶端平截而呈梯形的黄色石细胞,上半部凸出于表面,下部部埋在薄壁组织中。
石细胞高38~95μm,宽30~57jμm,底壁较薄。纹孔多,顶壁较厚,纹孔少或无。下方为细胞皱缩的营养层,有细小维管束。外胚乳为数列颓刻的薄壁细胞;内胚乳为一列类方形细胞,内含糊粉粒及脂肪油。子叶细胞类圆形,类多角形,内含糊粉粒及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