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食品色素 保肝护脏 |
执行标准 | 国标 |
CAS | 有 |
型号 | 食品级 |
包装规格 | 2581 |
来源 | 天然着色剂 |
主要着色成分 | 姜黄 |
有效物质含量 | 99% |
含量 | 99% |
色素含量 | 99% |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姜黄素
[英文名称] Curcumin
[别 名] Turmeric yellow, Diferuloylmethane
[化学名称] 1,6-Heptadiene-3,5-dione,1,7-bis(4-hydroxy-3-methoxyphenyl)-
[分 子 式] C21H20O6;
[分 子 量] 368.37
CAS: 458-37-7
[物理性质] 橙黄色结晶性粉末,熔点183°。不溶于水及乙醚,溶于乙醇及冰醋酸。
[成分分类] 据杜克大学的动物试验显示咖喱中的姜黄素可以使实验鼠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分解,还能预防这种蛋白的生成。而大脑中大量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正是*的主因,则每星期吃1-3次咖喱可预防*。
姜科植物郁金(Curcuma aromatica Salisb.)块根; 姜黄(C.longa L.)根茎; 莪术 (C.zedoaria(Berg.)Rosc.)根茎; 天南星科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根茎。
1.利胆:该品或其钠盐有利胆作用。*注射时,可减少犬固体成分的含量而增加*量。但在其整个*周期中,胆盐、胆红素、胆甾醇排泄的总量增加,脂肪酸成分保持恒定。
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效果。
3.口服5~20mg/kg时,能抑制肌肉注射20mg/kg5-羟色胺引起的豚鼠胃损害。对扑热息痛引起的肝损害有*。
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碱溶液,在碱性时呈红褐色,在中性、酸性时呈黄色。对还原剂的稳定性较强,着色性强(不是对蛋白质),一经着色后就不易退色,但对光、热、铁离子敏感,耐光性、耐热性、耐铁离子性较差。
由于姜黄素分子两端具有两个羟基,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电子云偏离的共轭效应,所以当PH大于8时,姜黄素会由黄变红。现代化学利用此性能将其作为酸碱指示剂。而在科学知识匮乏的古代,一些巫师却利用这个现象来欺骗大众表演捉鬼把戏骗人钱财:他们首先采用姜黄水(含姜黄素)来浸泡黄色的草纸,待草纸干燥后备用。在道场上表演捉鬼时,用木剑左砍右砍,此时砍在纸上没有反应。到表演高潮时,画一道符,烧了之后丢入一碗水中,将此草木灰水(碱性)涂抹在剑上,挥剑砍去,草纸上的姜黄素遇到了碱水,立即显示出一道类似于血迹的红色。于是巫师就说把鬼砍死了……
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色素,也存在其它姜科植物中。现代研究发现姜黄素可以*反应、抗氧化、抗类*的作用。美国VITY维他命杂志报道:“姜黄素的主要*有抗氧化、*、抗凝、*、*、**及*生长等。2006年11月,美国《*与*》期刊一篇文章指出,姜黄素可以防止*、*,对*、*等又有效。
用于肠类制品、罐头、酱卤制品等产品的着色,其使用量按正常生产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