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要用途 | 叶黄素压片 |
检测方法 | HPLC |
原料与配料 | 万寿菊 |
提取来源 | 万寿菊 |
外观 | 粉末 |
包装规格 | 25*1 |
规格 | HPLC 10% |
保质期 | 750天 |
包装 | 25*1 |
主要成分 | 叶黄素酯 |
含量 | 99% |
中文名称:叶黄素酯
英文名称:Lutein Esters
化学名称:叶黄素二棕榈酸酯(CAS 注册号: 547-17-1)
在常温下,高纯度的叶黄素酯(含量60%-95%)呈金黄色酯橙红色粉末,它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二氯化碳、等氯代烃,可溶于正已烷、丙酮、乙酸乙酯、乙醇等溶剂,其稳定性强于叶黄素,只有在高温、强酸、铁离子和氧等因素下对叶黄素酯破坏较大。
大部分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叶黄素酯可分为反式叶黄素酯和顺式叶黄素酯,基本都以全反式分子构型为主。全反式叶黄素酯又可分为:叶黄素单酯和叶黄素二酯。它广泛存在于万寿菊花、南瓜、甘蓝、首糟等植物体内。其中,在万寿菊花中含量最为丰富,高达30%至40%。在万寿菊花和其它植物中,叶黄素一般与脂肪酸(如月桂酸、棕桐酸等)结合成酯的形式存在。
叶黄素的重要性在全球的营养学界都得到肯定;人眼睛的黄斑部之所以是黄颜色,就是因为它充满了叶黄素及其同系列物。叶黄素过滤蓝光和抗氧化的作用,是帮助眼睛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因此,有人也把叶黄素比作"隐形的太阳镜"。
蓝光是400-500纳米的高能量光(是阳光中的一种看不见蓝光波),过量可造成*损害。特别是婴幼儿更是值得注意。因为婴儿出生时的晶状体相对比较清澈,0-2岁段,大约70-80%的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2-10岁段,大约60-70%的蓝光会照射到*。同时,宝宝的*中布满了细微*以输送更多的氧气满足发育的需要,这也使具有攻击和破坏作用的氧自由基数量增多,促进*发育的重要物质DHA,很容易被氧化。
因此,在生命早期尤其是从出生到4岁之内,叶黄素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它能够有效的过滤蓝光,抵抗DHA氧化,有助保护婴幼儿的*。所以需要更多吸收。
对于婴儿,无论什么时候,母乳是宝宝的食物。何志谦说,叶黄素是母乳中的一种成分。全球9个城市的母乳研究发现,每公升母乳平均含25微克叶黄素。
叶黄素酯经人体吸收后分解为游离态叶黄素,具有晶体叶黄素补充人体流失叶黄素的基本功能(补充食用量应≤12 毫克/天)。
(1)补充人眼*黄斑区域黄斑色素密度,保护黄斑,促进黄斑发育。
(2)*不受光线损害,延缓眼睛的老化及防止*。
(3)抗氧化,有助于*。
(4)*,**;(视物模糊、*、眼胀、*、*等)
(5)预防*及*,减少玻璃膜*的产生。
天然叶黄素酯是一种重要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酯,主要的构型为全反式,具有C=C长链的发色集团,表现出艳丽的金黄。两侧没有活泼的羟基,因此也就决定叶黄素酯是一种十分稳定的食品着色剂。对光、热和空气非常稳定,可广泛使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它经过乳化以后,可以制成水溶性着色剂。天然叶黄素酯将替代化学合成的食用级着色剂,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叶黄素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就是*,防止与紫外线波长接近的蓝光的损伤。全球发现的老年性*(Age一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65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盲*。
天然叶黄素酯和玉米黄素酯被摄人体内后,在人体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游离态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他们以高浓度沉积于人眼底黄斑中,可作为近紫外蓝光的吸收剂,通过捕获自由基、防止或降低氧化和自由基对*带来的伤害而行使保护功能,可以有效降低AMD的发生率
至今为止,已有不少数量的关于叶黄素酯的研究在科学刊物上发表,包括许多针对人类的*试验。一系列研究表明,摄人叶黄素酯后,血液中叶黄素的水平升高,证实了叶黄素酯在体内可容易地转化为游离的叶黄素。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了增补叶黄素酯对增加*黄斑色素密度的效果。这些研究发现,摄人叶黄素酯后,黄斑色素密度有的提高。在健康人群和初期AMD*中都出现了这一现象。这说明,*的黄斑也可从叶黄素酯中获得稳定的叶黄素,甚至已经确诊为AMD的*也能从叶黄素酯的增补剂中受益。AMD*可从叶黄素增补剂获益的事实是通过叶黄素抗氧剂增补试验证实的。这是一个为期12个月,以安慰剂为对照的干预实验,实验对象为老年AMD男性*,实验以叶黄素或叶黄素酯与抗氧化剂混合对实验对象增补。实验结果发现,受试对象的黄斑色素密度提高了50%,并且眼睛功能也得到了相当的改善。